近幾年隨著無人零售產業的發展,現在很多場所都能見到自動售貨機的身影。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自動售貨機的生產制造以及商務運營。
前幾天,小編同老同學聊天時了解到他們那邊的一個設計師在設計新型的自動售貨機,看到方案后驚得我一身冷汗。咱們先看一下他們的飲料機出貨方案吧:
看到這里,對自動售貨機很了解的朋友不知道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受。
我當場支出這個方案的兩大缺陷:
1、機械手抓取飲料出貨會很復雜,會有很高的故障率,且機械手一單故障,整臺機器就會停擺。
2、商品有悖于先補先出后補后出的基本原則,他這是后補先出,會導致有些飲料壓箱底永遠賣不出去,或者讓部分顧客買到嚴重過期的商品,是要產生嚴重的銷售故的。
我問道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設計,他們那邊給出的回答是蛇形貨道雖然是售賣飲料的理想貨到但太復雜研發生產門檻太高,一般廠商玩不起,彈簧貨道的自動售貨機每個貨道都會配備一組電機組件,常見的5層8道竟然要配備40個電機組件,用掉的數量太多了,成本也高。
聽到這里我心里呵呵一笑,他們真的是腦洞出奇,我反問道,研發一套故障率很低的機械手成本就很便宜嗎?另外商品壓箱底的問題不解決是不會有運營商使用這種機器的。
目前來說,傳統的彈簧貨道已經很成熟了,現在的電機組件并不貴,都是很小的直流電機,即使壞了也是壞一個料道,并不影響整機的售賣。而機械手出貨,一旦故障,自動售貨機就會整機停擺,運營成本會成倍上升,得不償失。
最后總結,就是不管自動售貨機使用哪種出貨方案,一定要避免商品壓箱底,一定要把故障風險均攤開。